活動內(nèi)容:
1、清明柳,之推燕。相傳從春秋戰(zhàn)國時代開始,就有在清明時節(jié)編制柳枝戴在頭上的習俗,當時的晉文公為紀念大忠臣介子推,而將這時的柳枝稱為“清明柳”;而晉國的百姓每逢介子推死的那天,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。還用面粉和著棗泥,捏成燕子的模樣,用楊柳條串起來,插在門上,召喚他的靈魂,這東西叫“之推燕”(介子推亦作介之推)。現(xiàn)在的清明,在家門口懸掛“清明柳,之推燕”是可以慰祭、招喚親人亡魂的。
2、放神燈。每逢清明時節(jié),人們不僅白天放,夜間也放。夜里在風箏下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,象閃爍的明星,被稱為“神燈”。據(jù)說這樣能除病消災,給自己帶來好運。?
3、愿望豆。我國傳統(tǒng)的清明節(jié)大約始于周代,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。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(jié)氣,清明一到,氣溫升高,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(jié),故有“清明前后,種瓜種豆”。伴隨著自己的愿望一同種下,你的愿望將跟著這顆豆子一同成長。
4、曲水解神。解神,即還愿謝神。人們在水邊召喚自己的魂魄蘇醒。也是一種得福于天的歡欣與酬謝。北朝周人虞信還有《春賦》:“三日曲水向河津,日晚河邊多解神。樹下流杯客。沙頭渡水人”。
5、浮蛋祈禖。上巳祈禖源自春嬉古俗,也是一種對生命的崇拜。上巳祈禖的主角是高禖神,傳說高禖神掌管婚姻生育,上巳三月三浮蛋祈禖能為您的婚姻和生育帶來好運。?
6、佩蘭贈芳。上巳時,男女持佩蘭草,男子彬彬有禮地向女子贈花,是上巳最優(yōu)美的景致之一。先民喜愛的蘭草清新幽雅、象征品格與愛情的花草都是佩贈的佳選。當然,也可不拘形式,采擷山野清新花草相互贈送。??
7、重溫祓禊,親近自然。古俗祓禊(fu?xi),體現(xiàn)著人們對生命與自然的親近和向往。而維系著人與自然間的通靈之物則是水。仁者樂山,智者樂水。水是天地之靈秀;水邊生出芳草萋萋,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偏愛香草芳蓀,遠勝過妍麗花卉。在古人看來,高潔的香草植物有驅(qū)邪能力。暮春三月,取一兩枝香草,蘸水互灑。同時心中許愿以消災祈福。
8、?行笄禮。笄(ji)禮是漢族女子傳統(tǒng)的成人禮,將賦予少女成長的美麗與責任。笄禮之后,小女孩就正式的告別了天真與浪漫成為了美麗大方的婦女。?行笄禮流程:梳笄——撇簪——沐香——禮成
活動時間:2008年4月2日– 4月8日夜18:30~22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