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活動時間:8.13–8.15
1、天孝橋(石橋)
中元節(jié)過“天孝橋”,是錦里自己獨特的活動。和你的長輩扶手走過“孝橋”,并在“孝橋”上留下,你心中的福祥,以此寓意對美好生活的寄托。
2、捉鬼(錦里大門–古戲臺)
鐘馗信仰在民間的影響既深且廣。鐘馗是降妖斬鬼的驅(qū)魔大臣,并在性格上保持正氣凜然的特點,受民眾擁戴。《鐘馗捉鬼》、《鐘馗嫁妹》之類的故事幾乎人人熟知。在中元節(jié)的夜晚,神話故事的人物和劇情就發(fā)生在你的身邊。
3、嚇鬼(古戲臺廣場)
農(nóng)歷七月,中國習俗上稱它為鬼月,謂此月鬼門關大門常開不閉,眾鬼可以出游人間。傳說在這個月的夜晚是最容易被鬼怪“入侵”的時刻。為了避免邪魔“入侵”,舊時的人們就把自己裝扮成更加兇惡的“惡鬼”,嚇跑身邊的眾鬼,換來一年的平安。
4、恩米(錦里前街)
“恩米”又叫發(fā)“平安米”,是中元節(jié)的重要習俗之一。中元“鬼節(jié)”又稱“孝子節(jié)”,因為佛家的目連救母,本來就是個孝子故事,巧的是道教的中元地官舜帝也是一個大孝子,加上我國儒家一向注重孝道,百德孝為先,所以使中元鬼節(jié)蒙上了濃濃的孝教色彩。為你的家人特別是你的長輩敬上一包“平安米”,以此帶給他們最好的祝福。
5、放蓮燈
七月鬼節(jié),你不難在街頭巷尾的空地上、廟宇看到設壇祭拜。一些較大的祭拜,會供拜鬼王。鬼王也稱普渡王,傳說是觀音大士的化身。
其實,從農(nóng)歷七月初一開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門大開的日子。民俗相信,在這一段時間會有許多的孤魂徘徊在陽間。
附:
《盂蘭節(jié)的傳說》
有關盂蘭節(jié)民間一直是流傳著目蓮救母的故事。話說,和尚目蓮自少離家學佛,這天回到家,才知道母親劉青捷被打入地獄。目蓮用其神通力,看到了他的母親墮入惡鬼道中,肚子很大,喉嚨很小,不能進食,餓得很辛苦。他見狀,拿了飯要喂母親,可是飯一進口,就燒成灰炭。目蓮感到悲痛極了,要求釋迦解救。釋迦告訴他說:其母罪孽太深,一定要以盆器,羅列百味,供奉眾僧,才能解他母親倒懸之苦。終于,他幫助了他的母親脫離倒懸之苦。后人因此紀念心中,每年的七月,佛家就會辦“盂蘭盆會”,這場超度勝會是佛家普渡眾生思想的具體展現(xiàn),往往辦得極為隆重,高僧云集,場面浩大。